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一语最早由王稼祥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文提出。张如心最早提出毛泽东的思想。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的概括,此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未被写入党章)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被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决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5.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第一个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
科学涵义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的问题)。 |
群众路线 |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其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
基本立足点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
二、毛泽东思想发展阶段及代表作
(一)萌芽阶段(1921—1927)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重要事件:
中共一大(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
中共二大(1922年):初步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1924年):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代表作:
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二)形成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
重要事件: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因此,8月1日被定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八七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
秋收起义(1927年9月)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
三湾改编(1927年9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
九一八事变(1931年)
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长征
代表作:
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已经包含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成熟阶段(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重要事件:
遵义会议(1935年1月):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洛川会议(1937年8月):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皖南事变:有理、有利、有节
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5月):三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中共七大(1945年):《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党章。
代表作:
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
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四)继续发展阶段(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以后
重要事件:
内战爆发、辽沈、淮海、平津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提出两个务必
渡江战役(1949年4月)
新中国成立
代表作:
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首次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