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制度的发展
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完善 |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1.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2.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3.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 |
宋朝科举制的发展 |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 1.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2.建立了完善的弥封誊录制,即采用糊名、誊录的方法防止考试作弊。 |
明清科举制度的变化 |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控制士人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称为“八股文”;20 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光绪 31 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
2.明清科举简表
内容 | 院试 | 乡试(秋闱) | 会试(春闱) | 殿试 |
考场 |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 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 | 京城贡院 | 皇宫 |
参加者 | 童生(儒生) | 生员和监生 | 举人 | 贡士 |
中者名称 | 生员(秀才) | 举人 | 贡士 | 进士 |
日期 | 三年之内两次 | 子卯午酉年八月 | 乡试次年三月 | 会试同年四月 |
第一名 | 案首 | 解元 | 会元 | 状元 |
3.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
连中三元:三次考第一,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
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中进士)
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练习题:
1.科举制创始于哪个朝代()。
A.秦 B.隋 C.唐 D.明
参考答案:B
2.我国到了明期已形成完备的四级科举考试制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院试 D.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参考答案: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