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陷阱”考点汇总

辅导员② 2023-12-01 137 0条评论

一、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也叫流动偏好陷阱,而“流动性偏好”,指的是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存储不生息的货

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流动性陷阱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第一,是为了进行正常交易的需要

第二,是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第三,是投机动机

二、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12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

2.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或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三、修昔底德陷阱

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四、塔西佗陷阱

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五、金德尔伯格陷阱

“金德尔伯格陷阱”的核心是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内容是没有国家有能力、或者虽然有能力却没有意愿和手段来领导世界,承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一种状态。

六、卢梭陷阱

政治中可能有利益集团政治的存在,搞不好小集团的利益就会决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利益集团政治就是卢梭陷阱。为切实防止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卢梭陷阱”的解决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向人民群众信息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让群众能够有更多的路径来监督政府或监督党的一些重大的决策,使群众能够看得到我们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课后练习】

1.(单选)流动性陷阱是指下列哪种情况()。

A.经济体系中货币发行过多

B.利率上升使得人们想持有更少的货币

C.家庭财富掉入资产陷阱中,不容易被转换成现金

D.公众强烈偏好把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即货币持有在手中

【答案】D。流动性陷阱是指利率已达最低水平,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

2.(单选)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被称为()。

A.“中等收入陷阱”

B.“塔西佗陷阱”

C.“流动性陷阱”

D.“边际消费递减规律”

【答案】B。“塔西佗陷阱”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3.(单选)在国际关系领域几乎被称为国际关系的“铁律”的是()。

A.修昔底德陷阱

B.中等收入陷阱

C.塔西佗陷阱

D.拉美陷阱

【答案】A。“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结束。

4.(多选)中等收入陷阱表现的主要特征有()。

A.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

B.金融体系脆弱

C.贫富分化

D.过度城市化

【答案】ABCD。解析:“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

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